首页

冷柔女王训奴

时间:2025-05-24 17:30:39 作者:塞尔维亚商会驻中国代表处主任:中国是首选合作对象 浏览量:56366

  中新社圣保罗11月13日电 (宋方灿 林春茵 郝云晖)当地时间12日,两百余名巴西圣保罗大学师生和中巴社会各界人士在圣保罗共举一场丰富多彩的“中巴青年故事会”。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在巴西举行,巴西圣保罗大学的21名师生日前致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讲述参与“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亲眼见证中国发展并记录和传播中国故事的特别经历。

  习近平复信包括巴西圣保罗大学师生在内的巴西友好人士。复信指出,“欢迎巴西朋友多来中国走走看看,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这在中巴青年故事会上激荡暖流,也为“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下称“看中国”项目),赋予了浓墨重彩的时代意义。

当地时间11月12日,巴西圣保罗,“中巴青年故事会”上,巴西青年导演佩德罗·尼西(中)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们畅谈“看中国”创作背后的动人故事。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摄

  活动中,三位巴西青年导演偕拍摄中的中国伙伴在“看中国”光影故事会上一同分享创作故事。

  佩德罗·尼希时隔8年两赴新疆,亲历新疆的巨大发展,并与拍摄对象锡伯族女孩牡丹一家结下深厚情谊。他讲述牡丹成长的作品《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春不迟,重逢自有时》在巴西版快手上总播放量达到1200万次,互动数量高达98万次。

  “牡丹已经成为我在地球彼端的姐妹。这种情谊也激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佩德罗说,“习主席的复信让我更加坚信,自己坚持的电影事业是有意义的。”

  《永恒》导演伊莎贝尔·贝勒特将镜头聚焦孔庙礼乐科仪。“孔子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庙音乐仪式的千年传承使孔子的思想得以具象化。”她说。

  阿琳娜回顾远赴中国鄂尔多斯造访蒙古族书法家包金山,拍摄《翰墨人生》。这是她第一次出国,“我被广袤草原和现代中国震撼了”。如今,她正在孔子学院积极学习汉语,“我想更了解中国”。

当地时间11月12日,巴西圣保罗,“中巴青年故事会”上,由中新社打造的数字成果“光影故事会·看中国”云展厅(https://vr.chinanews.com)正式启动。图为启动仪式。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摄

  “看中国”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已持续14届。据“看中国”项目指导教师、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塞西莉亚·梅洛介绍,巴西圣保罗大学自2016年起连续8年赴会,行摄新疆、福建、重庆、辽宁、山东和内蒙古等11个中国省市自治区,共有27名学生参与,摄制36部作品。

  “我们记录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防治荒漠化、乡村扶贫项目等,看到了中国人民友好、热情、坚韧、有力量。”塞西莉亚说,“看中国”项目已成为巴西圣保罗大学影视专业与中国影视交流的重要品牌,每年吸引大量巴西青年影视人才报名参与。

  活动上,由中新社打造的数字成果“光影故事会·看中国”云展厅(https://vr.chinanews.com)启动。借助这一全新的数字化展映平台,“看中国”项目优秀作品随之跃然“云端”,向全球观众展现青年视角的“行进中的中国”。

  当天,“巴西青年看中国”优秀作品同步展映。“中巴青年对话”环节深入探讨文明交流互鉴。巴西圣保罗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当地时间11月12日,巴西圣保罗,“中巴青年故事会”上,圣保罗大学校长卡洛斯·卡洛蒂(左)在参观“巴西青年看中国”海报展。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摄

  “感谢‘看中国’为巴中青年交流做出贡献。”圣保罗大学校长卡洛斯·卡洛蒂在活动上致辞说,巴中两国在经济、农业、绿色能源、文化、电影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圣保罗大学将成立中国中心,强化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致辞时说:“回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推动中巴两国文化交流的意义和责任,也激励着我们在促进文化沟通、增进中巴友谊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梅赛德斯-奔驰携21款车型和数字化前瞻科技登陆2024北京国际车展

太原2月21日电 (记者 陆祁国)2月20日当天,山西大范围持续降雪一度导致该省高速公路全部封闭。21日下午,该省高速公路昼夜清雪初见成效,部分高速公路已恢复通行。

第二届链博会剧透:主题活动议程抢先看

首先,出发前需认真检查和保养车辆,良好的车况既保证行车安全,又使旅途省心。此外,要提前做好旅行路线规划,提前安排好住宿点,出发前以及旅途中,查看途经地气象信息,如遇暴雨天气,应及时调整行程,避免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行车。

专家学者齐聚成都郫都 共商新能源产业及固态锂电发展

通过讲故事来讲道理。《条例》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和认知规律,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具现实针对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应利用好身边的红色历史资源,尤其是“小故事”“小人物”“小变化”,用心用情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凝聚价值共识,培育民族自豪感,使听党话、跟党走成为青年学生的实践自觉。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等学校开设“中国革命运动史”“党的建设”等课程,引导学员认识和理解抗战基本规律、持久战等。新中国成立后,在高校开设“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帮助一代代青年领悟“从哪里来”“应该到哪里去”。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强调要善用“大思政课”。开展好高校思政课教学,就要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联通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时空对话,就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结合社会实践和思想实际开设课程、设置内容,并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对历史的深切思考中掌握历史主动。

第四届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主题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举办

近日,记者来到吴家芳老人家中看到,附近的村民正在帮老人挂国旗、绑旗杆。大约10多分钟,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农家小院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